股价“跌跌不休”,已创31个月新低的中国平安,终于在昨日晚间披露年半年报。
成绩单一出炉,就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热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新业务价值均同比下滑,投资踩雷华夏幸福大幅减值计提,中国平安业绩真的超预期下滑了吗?
“平安业绩符合预期”,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及寿险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定程度上,多项指标可圈可点。事实上,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从关键指标来看,平安上半年业绩较为平稳,多个关键指标称得上正有所好转。
刨除一次性因素,挣钱能力并不弱从最新数据入手,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15.5%。下滑,确实摆在眼前。
但纵向来看,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已在收敛。去年同期,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亿元,同比下降29.7%,当时下滑幅度更大。
更重要的是下滑原因,如果说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利润下滑,是受疫情影响展业,叠加率先实施新会计准则导致回落。那么今年上半年,平安利润的下滑则更多集中在一次性影响因素上。
对于上半年业绩下滑,中国平安表示,主要受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半年报显示,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亿元。单独来看,损失不小,但放到整个中国平安的万亿投资大盘子中,却也并不像投资者想的严重。
反映到利润数据上,“踩雷”华夏幸福,对中国平安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61亿元。
也就是说,实际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挣钱能力并不弱,刨除“踩雷”减值计提,中国平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05亿元,同比正增长。这说明,中国平安自身的挣钱能力已经伴随我国经济稳定恢复而同步回升。
比净利润更重要的数据:营运利润增速上升无论如何,中国平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确实呈现下滑状态。但从投资角度看,未来预期比此前成绩更具参考价值。
来看一个比净利润更重要的数据——营运利润。所谓营运利润,是剔除部分短期影响利润因素后的数据,这使得净利润数值更为真实,更能反映长期结果。根据保险公司营运利润计算,会剔除掉短期投资波动的影响、折现率变动的影响及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
也就是说,营运利润是更准确反映一家公司长期利润水平的数据。
再来看中国平安的营运利润。最新半年报显示,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0.1%。对比来看,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亿元,同比仅增长1.2%;即使是年全年,中国平安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也仅为4.9%。
由此可以看出,年上半年,中国平安更反应可持续利润释放的指标,增速是可观的。
寿险改革有进展,但亮点、压力并存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对于中国平安的利润增长至关重要。以最新数据来看,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30亿元,在整个平安集团营运利润中占比达到近61.38%。
因此,资本市场对于平安的寿险改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hs/10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