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有这样的疑问,XXX基金涨势很好,怎么我投了之后也没有多少收益呢?
还有的朋友说,XXX基金历史表现这么差,为什么还要我投呢?
这其实是各位投资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基金自己的收益和你投资基金的收益底有什么区别。
基金的收益≠投资基金的收益
举个例子,老王在14年7月份买了2万块钱的沪深指数基金,到了15年的5月份,老王打开账户一看,发现当初买的2万块钱的基金变成了4万块钱。
可把老王激动坏了,当机立断又拿了10万块钱投了进去。然而他第二次买的这10万块钱,不仅一分钱没赚,还倒赔了一万多。老王郁闷得不得了……
从这个案例来看,这是越涨越买的误区。老王不断地买进,累计投入12万,赚了2万,共持有14万,若基金跌40%,老王剩资金:8.4万,老王亏损了3.6万,但是基金还有20%的涨幅。所以,基金的上涨幅度不等同于你投资基金所获得的收益率。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是,大多数人习惯在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少量投点,大涨之后才重仓买,而且越涨越是后悔当初买少了。
一般人也不会有耐心等待再次低估的时候才入场,所以往往在高点投入重金。这样便宜的时候买的少,贵的时候买的多,自然整体成本会上升,收益会降低。
很多基金单看其过去的走势,得出的结论是“跌了很多,历史收益很差,不值得投资”。例如站在今年2月份看港股的指数基金。实际上当时港股指数基金的估值是本世纪以来最低点,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
有的基金看历史走势,收益很不错,但冲着历史收益进去投资,可能买在了高点,之后表现如果变差,那么自然你本身的投资是亏损的,而基金的收益表现整体还是好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过来,在便宜的时候多买点,在贵的时候不买甚至卖出。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收益。
应该如何判断
以指数基金为例,像股票指数基金,一般股票仓位都在95%以上,而且因为指数基金要复制指数,所以持有什么品种、大致的比例都是确定的。而且指数一般半年才进行一次成分股更新。
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天指数基金的大致估值。用估值来判断指数基金的贵贱,虽然也不是%精准,但比凭感觉还是要准确很多的。
其实投基金就像开车,即便是同一辆玛莎拉蒂,新手和老手开,表现当然是不一样的啦。
所以基金自身收益是一回事,我们投资基金的收益是另一回事,当然基金自身表现也出色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指数基金低估的时候分批买入,高估的时候分批卖出,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可以让基金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弘基金in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fxx/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