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之后,金融机构如何参与股权投资

发布时间:2021/7/22 15:31:48 
导读THECAPITAL

共同对行业生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观点挖掘和问题探讨!

本文共字,约8.9分钟作者

融中财经编辑

吾人来源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年是资本变革的一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其中LP已经真正蜕变成一个可以促进各类产业发展的价值源头、活水之源。

值此之际,融资中国(第五届)有限合伙人峰会暨颁奖盛典于4月28日在北京四季酒店如期举行,来自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等金融机构领导们齐聚一堂,共同对行业生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观点挖掘和问题探讨!

年是这类金融机构大规模开展投资业务的开始,但在投资方面依然受到约束?在投资过程中,如何避免多层嵌套,实现严控风险与引导金融服务之间的平衡?在金融机构专场论坛中,申万宏源集团权益投资副总王胜昔、北京泰康投资CEO黄升轩、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创始人李文、北京基金业协会执行副会长、云月产融创新董事长宋斌、中欧盛世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姚伟和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合规负责人尹航就上述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以下为会议现场论坛实录,由融中财经(ID:thecapital)整理:

01

资管新规后

金融机构面临机遇挑战以及投资策略

王胜昔(主持人):

我想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资管新规以后,机构的一些策略的问题。这个问题先请康投资黄升轩总来分享一下,站在泰康的角度,市场对于长钱的考量是怎么样的?第二,泰康在这个角色里面是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是通过母基金的策略把钱交给别人管理,还是交给自己管理?

黄升轩:资管新规后,整个市场资金结构做了一些调整,保险资金加大了参与股权投资的力度。现在保险资金配置到股权投资资金已经超过一万亿,过去三年都是超过两千亿的配置,这里面超过70%是配置到市场化基金,险资对股权市场的参与有一个非常良好的趋势。

另外,长期利率下行,保险公司之前的资产配置是以固定收益类为主,为实现长期目标收益率,需要逐步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北京泰康投资通过直投和母基金两种投资方式相结合。我们希望母基金业务、直投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在投资方面,除了保险的长期资金属性外,我们也有业务协同的属性,尤其是在大健康领域,在支付端、服务端都有很多的资源。

王胜昔(主持人):

站在财富管理的角度,私人银行更倾向于什么样的产品满足客户长期资产配置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私人银行更喜欢做什么样策略的管理人?请李文总分享。

李文:对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客户都是高净值客户,从全国来看,两百万高净值客户就将近有70万亿资产规模,资产管理的空间非常大,目前的关键问题就是资产配置通路不畅,无论是今天讨论的母基金产品还是S基金,对高净值客户来说是特别好长期配置投资工具。从客户财富管理方向来看,资产配置是必然,但要根据客户的意愿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去做好配置,因各机构对风险的管理水平,重视程度和信贷文化不同,给客户的配置策略也不一样。

资管新规以后银行理性地逐步回到客户服务的本源,私人银行的服务本源就是帮助客户管理风险,做好资产配置,从资管新规是我国财富管理回归本源的起点,银行应该改变自己服务的方式,逐步从产品销售模式向投资顾问模式转变。

反过来想,我们的空间还非常大,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通道打通,空间非常大,应该尽快学习国际上成熟的经验。今后就是私人银行就是要做好专户管理,即全权委托业务,这是一种国际成熟的服务模式,只有真正把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模式创新,才能真正解决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难的问题,反过来,才能为高净值客户找到真正好的投资机会。

王胜昔(主持人):

资管新规过后,银行也在不停的改变自己。宋斌会长对行业里部GP的策略很了解,对负债端也有比较长的经验积累,那么头部管理人的现行策略如何更好的适应长期资金入场,怎么选择配置策略、配置逻辑能够符合银行和保险对于陌生股权市场的对接?

宋斌:谢谢主持人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从资金的来源,资金的诉求到资金的应用,资金的效率,资金的回报,这是一个完整的问答题。在过去几年对于股权投资来说,对募资端、资本供给端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资本新规后银行资金的断流以及上市公司老板财富的缩水。

其实当时行业中对此有很多的不理解,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受挫折感。但我们冷静客观来看,银行储蓄资金就不应该进股权投资的领域,发展股权投资应该有一个红线,就是不能动老百姓的钱,不能用银行资金池的方式做。从资金投入角度来说,银行的自有资金及各方理财资金,都可通过专业的资产管理工具来做。更多LP的出资,应该是来自保险资金、母基金、家族办公室等这一类资金。

这一类出资的诉求分两类,第一种是追求超额绝对收益;第二种是希望风险匹配的收益。不同收益诉求,对股权投资机构以及投资策略的要求,就有很大的不同。大家知道,云月产融创新是一家新机构,它是全球知名的并购基金云月LunarCapital在中国落地的平台,今年是在中国机构本土化的元年。云月在过去的20年,受托管理世界上各类大学捐赠基金、跨国公司养老基金、专业母基金、家族办公室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出资,专注于在中国做消费领域投资,但并不包括银行的储蓄资金。通过我们云月实践可以看到,国内LP和海外LP对于PE机构投资策略是有不同的要求,所要求的是更为匹配的投资策略安排。

从国内现在的资金供给来讲,保险资金明显是需要与风险充分匹配的投资策略,产业投资则更多要求我们PE机构,投资策略能与企业发展有所协同匹配,而作为家族办公室以及像纯财富管理机构,所追求的是绝对收益。从收益预期与投资策略优化匹配这个角度来说,规模偏小的资金,应该注重于出资VC基金,VC更注重比较高的风险倍数和收益倍数。大资金更多来做投后期的基金,特别是并购基金的出资人,这类基金的可控性、可实现性,对风险防范及效益实现的把控性都比较好。

王胜昔(主持人):

请问中欧公募基金的姚总,公募基金选择进入私募股权市场,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方式能更好的为长期资本进行服务?

姚伟:公募基金的私募资管子公司在年先后成立了若干家,前期靠通道业务管理规模迅速壮大,年资管新规以后,原业务大多数纷纷进入收缩的状态,私募股权业务都被叫停。年底和年初,包括中欧基金在内几家公司,恢复了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资格。得益于这些年的资管行业尤其是的权益市场的巨大需求,公募基金过去几年发展的非常好,七年时间,总管理规模增长了七倍,达到20万亿。中欧基金在其中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在过去七年实现了70倍规模的增长,管理规模已经接近六千亿,而且中欧基金完全都是主动的证券投资,没有货币和指数基金。究其原因,中欧基金坚持主动投资的精品店策略,真正把长期业绩作为我们最核心的追求。我们也相信,类似的投资需求也会外溢到公募基金的子公司。

以中欧盛世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可以开展私募股权、私募证券等各类业务,除了具有牌照以外,同时具备公募基金在权益资产的成功内核——长期价值投资的文化和实践,借助公募基金在产业研究、公司定价和资本市场方面的突出优势。举例来说,中欧基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超过个人是专门做个方向研究的,每年在研究方面的投入过亿,形成一二级联动的全方位的研究平台。

另外,作为行业新兵,我们一进来就发现募资很难,GP头部化非常严重,投资项目泡沫化很厉害。但我们相信,坚持长期资产管理、价值投资的理念,坚持加强研究、定价能力,把内功练好,逐步服务于产业、政府及金融等各类资本投资需求,基金子公司有可能复制公募基金“近二十年最成功资产管理正规军”的发展历程,在私募股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王胜昔(主持人):

请问在座的尹总,人保有没有可能通过母基金策略来投资,从合规角度最关心的是什么。第二,人保是在管理人尽调做完以后就把钱全权委托给管理人?这个过程中参与到什么样的程度?

尹航:作为人保资本旗下全资子公司,今天的身份有点特殊,历史上人保资本也曾与市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合作,但对保险公司来说我们这个机构是GP,现在也在拓展市场化保险的业务,从项目还是从新产品的孵化上在进行创新和探索。

资管新规之后,人保资本设立了人保资本股权公司,目前是系统内唯一一支保险私募基金管理人,现在两支基金,时间不长,年底到现在,投了一些项目,目前有五六个已经处在preIPO的过程中。

在和市场化保险机构进行交流的时候,保险资金对管理人的要求,除了合规性之外,股权投资办法相关要求外,保险资金最关心的还是利益一致性的问题。

同时,保险基金既有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希望与私募基金管理人产生业务互动,不只是保险支付,保费来源,甚至能够改善信息技术,保险公司也是乐于形成这样的良好互动模式的。目前来说,人保股权一共设了两支基金,一支是康养基金,一支是去年刚刚设立的科创基金,按照集团公司战略的要求,现在加大研究投入,投资团队主要精力放在了行业研究和商业模式的筛选当中,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ph/98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