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哈,一般人可能对这个消息没有什么反应,可是对投资房产嗅觉敏感的人,却已经开始行动了!这是什么样的消息呢?这就是国家宣布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这事儿,专业性很强,一般人不明白它的意义在哪里?简单解释起来,那就是从现在开始,国家允许社会上最会投资赚钱的机构,也就是私募基金,进入原本国家不允许他们进入的居住类房产的投资领域,开始投资房产赚钱!乍一听,这不是放出超级玩家,跟我们普通的买房投资个体同场竞技吗?这不是降维打击吗?没错,这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而且还是合理合法的!
其实,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一直都存在,但之前国家是有限制的,这种基金主要针对商业投资和基础设施,不可以投资住宅,目的就是抑制炒房。那么现在根据新政,这种基金可以投特定的居住用房了,这就包括存量的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等等。
那这种基金,为什么可以被称作超级玩家呢?
首先,这种私募基金可是和咱们普通人理财买的那种门槛只有几千几万元的普通基金不一样,普通基金管理人说白了主要靠管理费过日子,这种私募基金一定是有顶级的基金管理人操盘,可不是靠管理费混日子,必须基金利润越高,他们才能分的越多的那种。他们的门槛也很高,没有几百几千万是进不了门的,也就是专为高净值人群服务,是不敢随意割韭菜的,普通人是玩不起的。
其次,这种私募,十有八九都是赚钱的,比如说国家社保大基金,就能保证每年5个点左右的收益,几万亿的体量,每年就能赚几千亿。这么大的资金体量,可以直接从开发商、从城投手里买房,或者直接批量投资二手房,照现在的市场行情,绝对称得上是抄底,其中的价格差,分分钟吊打普通买房人。
另外,最为关键的是,普通人买房要翻越重重关卡,买房要看是否限购,要看也没有房票,贷款加杠杆也得考虑个人的成本风险,要是找人代持还要给手续费,还有N种法律风险,卖的时候除了税费,还可能遭遇限售,要是流动性不行还得砸在手里,手上房子多了还要担心房地产税。可是,这些普通人面前的一座座大山,在私募基金面前,统统都不是事儿!
第一,不动产私募基金可以无限预算,虽然现在依然不准经营贷买房,但没说不能经营贷投资私募基金吧?这样体量巨大的资金,不仅利率低,而且杠杆高,可以立马进入市场扫货。第二,不动产私募基金投资房产成本低、风险小、套利大,在股权价架构下,不仅交易灵活,税费也寥寥无几,还能规避购房资格,外资和富人可以肆意扫货,同时还能绕开限售周期,随时转让股权,根本不受各种买房卖房政策的限制。同时,它还可以几十个人用几十个资格打新买房,用一个人持有,完爆各地单人摇号选手。甚至更牛的是,它可以通过设置特殊公司架构做资产保全,哪怕亏完了,也能保住私募基金的底层资产。第三,不动产私募基金还可以抱团互抬。基金本来就是光明正大的盈利性机构,不需要遮遮掩掩,几家基金公司,如果对某些一二线城市的特定板块玩击鼓传花或对敲,等价格上去了再让散户接盘,这种招数在大A基金圈已经屡见不鲜。或者,私募基金和楼盘联合表演,左手倒右手,使出这种招数也不是没可能。
说到这里,各位老铁可能要说,这不就是集资买房吗?这不就是房地产证券化吗?这不就是当年深房理的合法化版本吗?当年的深房理就是把一套万的房子给拆成了份,每人只要交10万就能认购一份,问题就在于它没有牌照,不合法。以前富人们是没名额,不能大量的买北上广深这些限购的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但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集资买房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家让不动产私募基金这个超级玩家下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目前市场信心普遍不足、多种利好政策出台后效果不甚明显的背景下,解决一些烂尾项目,帮助地方盘活土地财政,给予市场更大的流动性,加速去化,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我们不禁会担忧,这剂猛药,会不会让房住不炒的基调出现掉头转弯的风险,楼市的高烧还会卷土重来吗?好房子被买完了之后,普通人又该如何追赶美好生活的脚步呢?
我是爱说房的明少,有一说一不止于房,咱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ph/10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