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3日,很多学生家长收到了来自学而思的一封信,大概意思是,根据国家“双减”要求,学而思培优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12月31日截止,未来将全力投入到素养类课程的研发与教育中。
看完这封信,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教培行业,已经不再是半年前的样子。今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巨变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是教培时代结束的一年。
也正是今年,教育领域成为权益投资中一个巨大的坑。这个巨大的坑中,不仅有好未来、新东方、中公教育等大量教育类上市公司股价的大跌,同时也给基金产品带来巨大冲击。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无疑就是博时基金公司旗下“博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ETF(QDII)”(下称博时教育ETF)在半年内被腰斩的投资“惨案”。
博时教育ETF成立6个月亏了50%
今年5月10日,博时教育ETF开始公开发售。当时,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指数还在高位波动,而过去一年流入K12在线教育行业的资金总额超过了过去10年的融资总和。
然而,博时教育ETF上市初期的表现就很不好。6月17日,博时教育ETF上市首日,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以0.95元的价格开盘,短暂涨到0.元之后就一路下跌,最终以0.元的价格报收。此后的几个交易,虽然交易价格有所回升,但始终未能回到1元上方。
进入7月之后,博时教育ETF开始破位大幅下跌。7月23日,国家相关政策正式出台,当天博时教育ETF大跌6.85%。随后的三个交易日,更是出现了连续三天一字板跌停的“断崖式”下跌。
从8月到12月,整个教育板块,不论是A股的,H股的,还是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依旧是跌跌不休。而到12月6日,博时教育ETF单位净值跌到了基金成立以来的最低点0.46元,跌幅高达54%。12月7日,博时教育ETF二级市场交易价也跌到了上市以来的0.元。
博时教育ETF于6月8日正式成立,6月17日上市交易,到12月7日,短短6个月时间,净值跌去了50%以上,这无疑是今年所有的基金中最大一个坑。
真的只是生不逢时?
博时教育ETF今年的大跌,基金在三季报中阐述得比较简单“教育行业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整个季度大幅下跌46.64%。教育行业中,学科培训类公司对于‘双减’政策压力仍有待进一步消化缓和。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等赛道国家一直以来都是鼓励并支持的态度。尤其是职业教育,股利政策不断延续,利好子板块”。
表面上看,博时教育ETF的大跌,可以简单归结于“政策风险”短短四个字,或者说是“生不逢时”。因为该基金是被动投资指数的ETF产品,能买的就是指数的几只成分股。而成分股中,中公教育今年跌了70%,新东方和好未来跌幅超过90%,其他几家公司,如网易有道也大多表现不佳。
但是,“生不逢时”的背后,或许也是有迹可循的。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了《博时教育ETF单日下跌24.59%!复盘“史上最惨ETF”前世今生: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今年实际上共有7家基金公司获批了教育ETF的发行,但实际上最终发行了的,只有博时一家公司。换句话说,博时教育ETF是全市场第一只教育ETF,但同时也是唯一一只。当时,除了博时之外,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都申报并且获批了。
其他家公司最终都没有选择发行,说明当时大家对教育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已经是有所警觉了。因为在今年3、4月份,代表们对教培行业的提案,以及社会民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km/10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