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投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面对同样的投资结果(业绩),同样的投后服务,不同投资人的投资体验感可以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投资体验固然和投资结果有着重要联系(赚钱了开心,亏钱了痛苦),但两者的相关系数并非人们想象地那么大。
我们称这种体验为“投资幸福感”,高回报未必会带来投资幸福感,而高投资幸福感则有可能继续提高投资结果。
投资的终极目的是给我们的生活添光溢彩,所以如何提高投资幸福感也是我们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出于投研体系还是投资者服务,最终希望能帮助投资人更好地理解投资,而以下是我们发现的三个可以提升投资幸福感的秘密:-)
01
《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举过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案例:
有一个快乐的牙医,很擅长投资,之前获得投资回报大约在每年15%,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为10%。也就是说,他的投资结果大概率(68%的可能)在5%-25%之间,并且任何一年的赚钱概率都有93%,他对此非常满意。
此时,他退休了,终于可以不用应付繁忙的工作,有闲暇盯盘了,因而他申请了一种能够实时传达行情的软件,每秒钟都会更新他投资组合的情况。他也觉得加上大把的空余精力,还可以提升他的投资业绩,享受投资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但是没多久,他发现短期的投资结果和预期的截然相反,赚钱的概率比预计得低太多,屏幕跳出绿字时,他都觉得痛心不已,虽然赚钱的时候也很愉悦,但是这种快乐程度远抵不上赔钱时的痛苦程度。每一天结束时,他都筋疲力尽,丝毫不敢想象今年是否还会有15%的预期收益。
大部分人觉得会很奇怪,甚至也会有相同的体验,今天涨上去明天就跌回去,来来回回。这其中就是随机性的时间尺度在作祟。
以比较窄的时间尺度来看,这位医生的投资组合,任何一分钟的赚钱概率其实只有50.17%,每天的赚钱概率也只有54%。
假设他每天看盘4个小时,每天他都会有分钟的心情不愉快,一年则有分钟的不愉快,给自己造就了巨大的心理赤字。但如果他还是和以前工作时那样,只有在经纪公司发月报时才去查看,由于有67%的月份会盈利,他1年只会痛心4次,而快乐的次数达到8次。
同一位牙医,只因审视组合的时间频率不同,就会造就不同的投资体验。
塔勒布总结说: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尺度内,我们观察到的是投资组合的变异性(随机性),而不是回报率。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是变异,几无其他。我总是提醒自己,我们观察到的顶多是变异和回报的组合,不是只有回报而已。
同时,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卡尼曼做过大量测试,为了研究人们有多厌恶损失,他问人们:如果想要平衡美元的可能损失,需要得到多少的收益,这个数基本在-美元之间,平均约为美元,是损失的2倍。
所以,他指出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gs/9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