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投资高收益债产品,被恶意高价买蓝光债,
爆亏几百万!
之前手手提醒过,买高收益债产品的风险,《妙啊,搞高收益债产品割韭菜!当心吃大亏!》(点击前方蓝色标题可阅读原文),这不,就有受害老哥给手手发私信控诉!简单点说,老哥就是买了个FOF产品(以下简称“A产品”),A产品的底层其实是个高收益债产品(以下简称“B产品”)。这个B产品买了一半的蓝光债券!而且是恰逢五月份蓝光危机频现,手手天天喊它只值十块的时候,疯狂买入!而且估计B产品还是在高价买入的(因为五月还没有特别低的蓝光债价格)。直到现在A产品才通知投资者们说暴雷了,且建议不要赎回,老哥W在里面,这下子两百二十多万就砸在蓝光上了,要是按照手手十块的估值,老哥这一把就亏了两百万。手手盲猜这事儿并不是基金经理SB豪赌,而是有猫腻。手手在上一篇高收益债产品的风险中就提到,投资高收益债产品最大的风险还不是投资本身的风险,而是来自于代理人风险。说白了,你以为人家赚你的管理费,赚你的收益提成,以为基金经理必须做牛做马给你做高收益才有钱赚吗?大错特错!人家赚钱的办法多得很,比方说五月买蓝光。按照常理,这时候市场共识是都在等蓝光爆炸。而某些私募却偏偏在“非常时期”利用产品B高价接了蓝光,十分不合理吧?手手猜测,八成是有人通过产品B高价接蓝光债这事儿上得了什么好处。例如:一、产品B高价接走的是自己家产品C的蓝光债,把风险和亏损从C转移到B中;二、是产品C先低价购入蓝光,再高价售给产品B来赚差价;三、产品B接走的是其他公募基金或者银行理财的蓝光债,好处留给大腿们,风险留给产品B;四、最恶劣的就是产品B接了蓝光债后,基金经理直接从出售方拿好处。总而言之,5月买蓝光债这个行为是把风险和亏损留给投资人老哥买的产品B,把好处和利益留给基金经理自己,或者是基金经理当好处给别人。老哥再留言中还问手手,怎么能查这帮孙子,手手坦言人家敢这么割你,背后八成是做好被查的准备了,一般查不出来啥,人家就咬定是正常投资然后让你读合同你也没啥招儿。在经过该老哥同意后,手手把这事儿PO出来。再次提醒大家,高收益债产品风险很大,道德风险和代理问题很大,投资高收益债产品,要么自己做,要么找认识的信任的人,切莫听一两句撩人贪欲的话就往里冲!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km/9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