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颖君
“前阵子忍痛把基金都割肉赎回了,转而买了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没想到竟然也亏钱了。”在陆家嘴工作的小李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原以为是资金“避风港”的银行理财,也开始“靠不住”了。
小李的经历是眼下银行理财“破净潮”下的一个侧影。股债双杀之下,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陡然增加。Wind提供的数据显示,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全市场共计有只理财产品跌破净值。
一、为何会破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的既有宏观市场环境因素,也有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净值披露方式、估值方法调整等内在原因。
招银理财表示,一是以前理财产品不披露净值,在产品到期前投资者不知道净值有变化,现在要求对产品净值进行披露,所以投资者可以定期了解净值表现;二是很多产品过去采用“摊余成本法”计价,不体现资产在市场中的真实涨跌,现在采用“市值法”计价,体现资产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三是近期债券市场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震荡,导致投资债券占比较大的一些净值型产品表现暂时不佳。
“首先是由于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在下降。债市目前收益率被压制在低位,不管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利差等都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其次,年年末,银行理财中权益资产规模1.02万亿,占比3.27%。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导致资产端收益率大幅波动。此外,银行理财子投资权益市场主要是通过FOF投资,基金产品收益率波动加大,从而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加大。”中信证券分析师杨荣表示。
此外,非标占比降低也是导致理财产品波动加大的原因之一。杨荣指出,“随着银行理财估值方法从成本法切换到市值法,非标资产只能用成本法核算,从而银行理财在资产端的配置中减少了非标资产的配置。占比下降后,收益稳定器的功效在下降。由于非标资产占比相对较小,无法抵消掉股债收益率的下降,这也导致理财产品破净的数量在增加。”
二、机构号召理性看待净值波动
“这是资管新规全面开启之后银行理财经历的第一个大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收益稳健”是过去刚兑背景下银行理财给投资者留下的刻板印象。随着理财产品破净数量的不断增多,与之而来的是银行理财投诉量的暴增。黑猫投诉平台中,搜索“银行理财”共出现近条相关投诉,其中多数为“低风险理财本金亏损”“银行涉及虚假宣传”等。
“最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km/10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