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野说:我们在探究一个人创业为什么会遇到重大挫折,又为什么会成功的时候,往往太容易被一些表象迷惑,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可能就已经埋藏在生命里了,以伏笔的形式,默默潜伏。戴威,身上有着诸多标签,但ofo创始人和CEO,将会成为伴随着他一身的烙印,不管ofo结局如何。
01戴威其人
光看戴威的履历,你一定会觉得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天之骄子”。
戴威本人官方数据显示,戴威出生于年,09年入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在校期间,当选学生会会长,毕业之后,去青海支教一年,然后回北京在年保送北大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虽然在校期间,也有一些小插曲,不过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在年,曾经有学生举报他用50万“疏通”去选北大学生会会长、高考前迁移户口到北京和假作艺术特长生高考加分60分才得以考入北大,这封举报信被当时的北大教授邹恒甫在微博爆出,不过后来举报学生否认此事,说是有人冒用自己的身份举报。这件事当时虽然也引起一些非议,但是戴威并没有受到任何调查或者处罚。
这个学生时代的小插曲背后,是戴威并不普通的身世。戴威的父亲,就是戴和根,曾任中国中铁执行董事、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董事、党委书记、党委常委。戴和根现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戴和根但是戴威显然更愿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公益达人,他的百科首页这么写道:
其热衷公益,研究生时曾于青海支教一年,并发起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以推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先后启动了“西部愿望足球计划”“希望中国引擎计划”,开启了人才教育扶贫新模式。
甚至ofo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都是以他当年支教的青海大通县东峡镇命名的。也许支教的经历真的对他影响非常大,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年,也就是戴威研究生的第一年,他就创立了ofo,那时候的ofo还是一家在大学校园内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虽然是“小打小闹”,但是也做出了一点成绩,成功拿到了融资。从融资开始,戴威走向了一条五光十色、却也布满荆棘的创业路。
02谁给了戴威投资?
创业是一个相当宏大的话题。想要全面分析ofo,可能要写一篇万字论文。零野就从融资角度来梳理一下ofo的发展路径。
第一次:年12月,天使轮,万人民币,唯猎资本。该风险投资企业创立于年,当时是一家小风投,据说创始人和戴威聊了40分钟就决定投资天使轮了。
第二次:年10月,PRE-A轮次,万人民币,唯猎资本和弘道资本。弘道资本成立于年10月,四个合伙人是杨正宏、李晓光、张逸龙、王伟,都是连续创业者。他们还投资过人人贷,也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投资标的了。
第三次:年2月,A轮,0万人民币,金沙江创投、弘道资本。金沙江创投是知名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一次,ofo算是真正意义上获得了顶级资本的青睐。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投出了映客、ofo,再加上之前的饿了么,滴滴出行,小红书等。
朱啸虎第四次:年4月,A+轮,万人民币,王刚、真格基金。王刚曾经任职于阿里巴巴,是前阿里巴巴的高管,是一名独立天使投资人。而真格基金自不必说,掌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小平、王强以及红杉资本。
第五次:年9月,B轮,千万美元。经纬中国、金沙江、唯猎资本。依旧是打牌投资基金云集。
第六次:年10月,C轮,1.3亿美元,滴滴、CoatueManagement,小米、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元璟资本、DST、金沙江、经纬等。这一次,是中国大型企业和基金联合投资。这是真正意义上ofo走向“钱花不完”“疯狂铺车”的阶段,也为后来的颓势埋下了伏笔。
第七次:年3月,D轮,4.5亿美元。DST、滴滴、中信产业基金、CoatueManagement、经纬中国Atomico、华夏润石等多家国内外机构投资。如果说C轮的资金使得ofo疯狂,那么D轮的4.5亿元就彻底让ofo决心和摩拜决一死战。疯狂采购车辆、大张旗鼓营销......
第八次:年4月,战略投资,蚂蚁金服,数额未披露。这一次无疑为市场打了一针强心针,让ofo又续命了一轮。
第九次:年7月,E轮,超过7亿美元,阿里巴巴、弘毅投资、中信产业基金、滴滴出行,DST投资。这一次,阿里巴巴又站了出来,而事情却没有更顺利,即使是7亿美金也不一定能顶住越来越庞大、在海外还在不断扩张的ofo了。
第八次:年3月,E+轮,8.66亿美元。阿里巴巴、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君理资本。而这一次,依旧是靠着阿里系来续命,钱是一次比一次多,但是效果却很难说了。
而另外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就是,摩拜,这个ofo的死敌、唯一的对手,在年的4月4号,也就是ofo的最后一轮融资宣布之后不久,和美团联合宣布,摩拜以27以美元的价格被美团全资收购。这意味着在共享单车一地鸡毛、倒闭掉一个彩虹之后,摩拜及时结束了战斗,不管戴威怎么样,摩拜决定不自己玩了,抱上大佬的腿,好过冬。
摩拜单车单方面结束战局03共享经济到底是进步,还是浪费
国人从年开始,就目睹了共享经济的疯狂,在摩拜和ofo最为火爆的时候,连共享雨伞这样的项目都能融资成功。就不谈聚美优品“为自己代言”的陈欧老板的共享充电宝业务了......
陈欧的共享充电宝业务零野会单独写文而从去年开始,ofo屡次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新闻。到了年底,随着刺骨的寒风,一辆辆小黄车在风中飘摇,已经有新闻爆出供应商找ofo维权了。更不谈,ofo大面积裁员、拖欠员工工资、无法退还用户押金......
竞争是一件好事。但是正如滴滴和优步合并了,美团和点评合并了,饿了么卖身给了阿里,美团收购了摩拜,创业者要知道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要适可而止,不可浪费无节制。说到底,投资人的钱是社会生产创造的,疯狂竞争烧钱的结果就是如今这样:废弃的小黄车、小蓝车、小桔车一起唱着资本的哀歌;产业链下端的制造业打着横幅讨货款,自行车厂工人还等着发薪酬过年;共享单车企业员工从高薪白领变成失业人士。
年冬天的寒潮已经来了,戴威,你感受到了吗?你是一个富二代、一个学生会长、一个北大研究生、一个支教老师、一个融资超过几十亿美元的公司CEO。这么多身份里面,你是不是可以回头去看看,今天的局面,是不是在你最初的身份里就埋下了伏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gs/10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