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红了,到底赚没赚

发布时间:2023/1/1 3:35:28 

本周,阿里巴巴、同程艺龙、虎牙、中通快递、小米等多家公司将派发最新一个季度的“成绩单”。

比起成绩如何,投资者还关心“分红”的美事。

因为分红是股票的收益来源之一。

比方说,联想集团。

有投资者买了联想的股票后,大小也是个股东,如果联想赚了钱,于情于理都会给股东分红。

所以,一份“成绩单”除了意味着分红,还暗藏了圈新一轮投资者的可能性。

这里说的新一轮投资者,也包括没有上车的投资者。

那么,问题来了——分红高就意味着股民收益高吗?这么好的股票是不是会涨得更多呢?是不是该上车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分红这个事。

分红,是上市公司的一种利润分配方式。

一般在年报公布后,如果公司要分红,就会发布一个分红的公告。

分红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现金分红,分到股民手里是白花花的银子;

一种是送红股,就是多给点股票。

举个例子,假如有家上市公司叫“小维控股”,总股本股,共有10个股东,每个股东持有10股。

年“小维控股”赚了元,发了点小财,于是股东大会决定,从元中拿出元分红。

这元怎么分呢?有两种方式可选:

一种是分现金。

每1股分1元(现实中通常表述为每10股派发10元现金红利,或10派10),分完之后,每位股东的账户上就多了10元。

一种是送红股。

将元折合成股股票送给股东,每1股可得1股红股(现实中通常表述为每10股送10股红股,或10送10),这样每位股东账户上的股票就变成了20股。

当然,“小维控股”的总股本也变成了股。

分现金和送红股有什么区别呢?

对“小维控股”来说,分现金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分,公司要真的“出血”;

送红股则不需要出钱,而是把钱按照1:1的比例折合成了股票,送给了股东,钱仍然留在公司。

所以,分现金的公司显然更实在,监管部门也是鼓励现金分红的方式。

但对股民来说,不管是拿到现金还是股票,权益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可能受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分红之后还有个除权除息的动作。

所谓除权除息,就是把分到的钱或者股票从股价里面扣除。

如果分红的时间是5月18日(也叫股权登记日),当天“小维控股”收盘价是10元,收盘之后,把元现金按每股1元的比例分掉。那么,5月19日的开盘基准价就变成了9元。

这个过程就叫除息,9元就是除息价。

如果按每1股送1股的方式,收盘之后,每位股东的股票数从10股变成了20股,那么第二天的开盘基准价就变成了5元。

这个过程叫除权,5元就是除权价。

除权除息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1股送股票数)

除息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1股所分现金额

可以看出,在除权除息之后,股民账户里的钱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单靠分红并不能赚钱。

不仅如此,分红还要交税。因为分的是利润,根据所得税法,是要交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20%。

好在,A股为了鼓励长期投资,有相关的规定:

1)连续持有一只股票满一年后,股息免税;2)持有时间超过1个月不满1年的,收取10%的所得税;3)对于持有时间不满1个月的,收取20%的所得税。

所以,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分红不亏不赚,而中短期投资者还要亏税费。

这么说来,分红反而是坏事吗?

不能这么说。

我们买的股票代表的是公司的价值,分红实质上是把其中一部分价值变现了,相当于左手倒右手,本身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但毕竟分红是要公司拿真金白银的,因此能分红的公司,至少说明过去几年盈利状况还可以,并且现金流较为充裕,财务状况是不错的。

这里也要注意一下,如果某个股票在分红之前去借钱(定增或者短期借款),那就值得怀疑了;

如果公司本身运营需要钱的话,那还玩这种游戏干嘛,这样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得不令人担忧。

还有从高分红股票的表现来看,比如红利指数(由上交所股息率最高、分红最多的50只股票组成)跟上证指数的走势差不多,再加上可以拿分红,那也是有投资价值的。

总的来说,股票分红、基金分红本质上都是左手倒右手,投资者并不能靠分红赚到钱。

但能够分红的公司就意味着盈利能力不错,市场也比较看好这类公司。所以它的股价走势往往不会太差,再加上能拿分红,可以作为稳健投资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gs/101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