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增值税会计处理

发布时间:2021/6/24 6:23:39 
营改增快要5年了,但实务中发现很多纳税人对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还不是很规范,觉得很有必要重新学习,下面借严颖老师的这篇文章温故知新下:

一、应交税费的二级科目

(一)计入税金及附加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出口关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应交税费——文化事业建设费

以上为与收入有关的应交税费明细科目。如果企业处置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房产、土地增值税对应的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一般月末统一结算,月末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但如果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就直接计算了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对应的借方科目应该为“固定资产清理”。

(二)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应交保险保障基金

——应交残疾人保障金

理解:由于残保金虽由税务代征,但不是唯一的征收机关,这点和工会经费的征收方式相似。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则不同,税务机关是这两项费用的唯一征收机关,因此不建议计入税金及附加。

(三)计入其他科目

1、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相反分录

2、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烟叶税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烟叶税

4、进口关税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以上税金缴纳时,均借记“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等二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增值税有关的二级科目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2、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1)月份终了,将当月发生的应缴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份终了,将当月多缴的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当月缴纳上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自年4月1日至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年10月8日,进一步加大生活性服务业减税力度,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比例,由10%提高至15%,进一步加大了生活性服务业减税力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政府补助》第十一条以及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银行存款

其他收益注:加计抵减金额

3、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2)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3)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若本科目余额在借方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4)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若本科目余额在贷方

a.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b.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这个贷方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c.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4、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留抵税额申报口径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年第75号)已经将营改增前增值税留抵税额挂账的规定取消,因此该会计科目也应随之失效。

5、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预缴的增值税额。

新纳入试点纳税人转让不动产、不动产经营租赁、建筑服务、销售自行开发房地产(以下简称四大行业)预缴增值税,同时需要预缴城建税等附加税费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银行存款等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自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1)一般纳税人自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自年4月1日后购入的不动产,纳税人可在购进当期一次性予以抵扣;4月1日以前购入的不动产,还没有抵扣40%的部分,从年4月所属期开始,允许全部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3)转登记纳税人在转登记日当期尚未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转登记日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

7、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由于未经税务机关认证而不得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尚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已申请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的海关缴款书进项税额。

(1)取得专用发票时:

借: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认证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3)领用时:

借: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核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已确认相关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需于以后期间确认为销项税额的增值税额。

假设某企业提供建筑服务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时点早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点的:

借:应收账款等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收到工程进度款,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发生的增值税计提、扣减、预缴、缴纳等业务。

(1)差额征税时:

①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②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主营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处置固定资产时

①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②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银行存款

③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

注: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

(1)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

(2)金融商品转让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的账务处理。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3)“四大行业”选择简易计税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贷:银行存款

10、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也设置)

“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增值税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发生的增值税额。

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

(1)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产生转让收益时: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2)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产生转让损失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

(3)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4)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11、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也设置)

“代扣代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纳税人购进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的应税行为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借: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无)

贷: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

实际缴纳代扣代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二、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的税金

1、印花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理解:由于印花税是由纳税人以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方式缴纳税款的,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清算税款的问题,因而企业缴纳的印花税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2、耕地占用税

借: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3、车辆购置税的核算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4、契税的核算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以上不需要预计缴纳的税金不在应交税费核算。

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一)借方专栏

1、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注: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如:借: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金额贷:原材料

2、已交税金

"已交税金"记录一般纳税人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

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减免税款

"减免税款"核算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

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例:物业公司购买税控盘元,技术维护费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销项税额抵减

"销项税额抵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例:某房地产企业系一般纳税人,年月销售开发产品售价万元,假设土地成本54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项税额90万元。

销售方差额纳税=(-54)÷(1+9%)×9%=3万元,购买方全额抵扣进项税额90万元。

会计分录:

(1)销售开发产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0

(2)购入土地时:

借:开发成本—土地54

贷:银行存款54

(3)差额扣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54

贷:主营业务成本54

、转出未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二)贷方专栏

1、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退回销售货物应冲减的销项税额,只能在贷方用红字登记销项税额科目。

2、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1)生产企业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案例详见:出口免抵退税原理及案例解析

(2)外贸企业

计算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企业收到留抵退税款项的当月,将退税额从增值税进项税额中转出。

收到退还的期末留抵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转出多交增值税

“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由于多预缴税款形成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才需要做这笔分录,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对于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而形成的借方余额,月末不进行账务处理。

注: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也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但不设置若干专栏。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费下共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三个明细科目。

以上主要政策依据:财会〔〕22号

四、增值税减免税会计处理

(一)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

1.税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依据:《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年第4号)

2.会计处理及案例解析

例:某物业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取得物业费收入元。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2号,以下简称22号文)第二条第十项规定小微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增值税,并确认为应交税费,在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当期损益。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预收账款

应交增值税

本月不含税销售额元,不超过10万元,可以享受小微增值税免税优惠。根据22号文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政府补助》(财会〔7〕15号)第十一条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计入营业外收入,以下相同。

财政部会计司财税问题解答精选(一)

来源:人力资源部作者:人力资源部人气:发布时间:-07-17

问:税务对小规模纳税人未达起征点减免的增值税属于1号准则当中的政府补助吗?应该计在哪个会计科目下?

答: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政府补助》(财会[7]15号)中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根据交易事项的实质判断是否属于政府补助。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2号)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其他收益”科目。

问:实例:小规模企业,按照现有税法规定,月度收入10万以下免征增值税,则在进行免税的账务处理上,借方科目为应交税费相关科目,而贷方适用的营业外收入的自己科目名称为什么呢?原因,会计相关书本上明确指出“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不适用于税收减免的情况。

答: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中关于减免增值税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将免税部分计入“其他收益”。

(二)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

根据22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财会(税)〔2〕15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降低增值税税控系统产品及维护服务价格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7〕号)规定,企业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一般纳税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例:甲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2月首次购买税控盘元,技术维护费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1.购买时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

(三)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征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符合相关税收文件规定选择简易计税及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3%)×2%

例:甲公司年月出售给乙公司0年购买的已使用过的小汽车一部,售价元,原值000元,已提折旧元。甲公司给乙公司开具3%征税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应纳税额=÷(1+3%)×2%=00×2%=0元

若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1)清理固定资产净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000(2)清理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00应交税费—简易计税0(若甲为小规模纳税人,此处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0)其他收益(3)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借:固定资产清理00贷:资产处置损益00

(四)加计抵减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年第39号)规定,自年4月1日至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87号)规定,年10月1日至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15%政策)。

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规定,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例:某服务有限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业务为居民日常服务业,兼营商品销售,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年11月一般计税项目实现收入0万元,销项税额为万元,进项税额万元,上月已抵扣并加计抵减的一批加热设备转为专门用于职工福利,本期进项转出10万元。企业上期留抵税额10万元,上期结转的加计抵减额余额15万元;简易计税项目销售额万元(不含税价,对应成本未取得扣税凭证无进项税额抵扣),征收率3%。此外无其他涉税事项(包括暂不考虑需要按照简易计税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转出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解:加计抵减计算

1.计算本期可加计抵减额

(1)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5%=×15%=15万元;

(2)调减加计抵减额:

①已计提后又进项转出的10×15%=1.5万元;

②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15+15-1.5=28.5万元

2.计算本期应纳税额

(1)抵减前一般计税应纳税额=-+10-10=2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与一般计税应纳税额相比较: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当期实际加计抵减额20万元,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28.5-20=8.5万元,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2)抵减后的一般计税应纳税额为0

加计抵减额余额=8.5万元

(3)简易计税项目:应纳税额=×3%=3万元

(4)本期应纳税额合计=3万元。

增值税会计处理

1.实现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等2

贷:主营业务收入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进项抵扣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进项转出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1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

4.月份终了,将当月发生的应缴增值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0

5.简易计税项目

借:银行存款等3

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3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0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3

贷:银行存款3

其他收益20

(五)留抵退税

留抵退税是纳税人已缴纳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进行退还。《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年第39号)出台,规定从年4月1日起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均有机会申请享受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8号)规定了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参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退还集成电路企业采购设备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通知》(财税〔1〕号)第三条第二项规定,企业收到退税款项的当月,应将退税额从增值税进项税额中转出。收到退还的期末留抵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例:甲省某医用物资企业被确定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该企业年12月期末留抵税额50万元,年1月销项税额万元,进项税额10万元,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期末留抵税额0万元。

解析:根据8号公告规定,该企业属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由省级及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确定,对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未做要求,可全额退还其年1月1日以后形成的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不需要计算进项构成比例,也不受《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年第39号)和《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84号)关于留抵退税条件的限制,可以在2月份完成1月所属期申报后,对1月份新增的增量留抵税额0-50=10万元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借:银行存款1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

(六)抗疫免税

1.税务处理

①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②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依据:《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8号)

③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或者直接向承医院,无偿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依据:《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9号)

2.会计处理含案例解析

例1:甲公司年1月通医院捐赠了自产防护服一批,该批产品公允价值万元,生产成本万元,对应的进项税额13万元。

解:根据《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9号)规定,自年1月1日起(截止日期视疫情情况另行公告),单位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或者直接向承医院,无偿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进项不得抵扣。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

例2:乙公司为餐饮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2月份取得销售收入10万元。纳税人已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中属于免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50万元。

解析:根据《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8号)规定,乙公司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00

贷:主营业务收入00

同时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3号附件1)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二十九条规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22号文第二条“账务处理”第七项“交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第4目规定:“减免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对于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损益类相关科目。”该规定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处理规定一致,但本例中免征的增值税,不能按照上述规定处理。

解析:首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到10万元免征增值税的,因纳税人无法预先判断本月(或本季)销售额最终是否能超过10万元(或30万元),所以需要先计提应交增值税,当销售额未超过上述标准符合免税条件时,才能将免征的增值税转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免税的农产品以及此次因疫情而免征增值税收入,无论销售额多少,都是免征增值税的;

其次,直接减免增值税是指减免应纳税额,基本原理是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并非指减免销项税额,不应先计提销项税额再转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再次,按照增值税减免税申报表填表规则,反映免征的是增值税应纳税额(附列资料一只申报免税销售额,也不体现税额)。

最后,即使是在免税文件出台之前,企业已经开票并价税分离了,也不建议通过减免税款红字冲销销项税额,因为红字或反向冲账只能原科目(包括明细),应做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再按规定进行处理。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计入收入还有利于增加广宣费和业务招待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计算基数。

22号文件第二条第七项第4目规定的账务处理什么情况下能遇到呢?笔者认为,除上述一般纳税人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外,当企业招用符合《财政部、税务总局、退役军人部关于进一步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1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2号)等文件规定的人员及符合其他条件规定可以依次扣减企业当年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时,可以按照该规定处理。上述文件规定,企业按招用人数和签订的劳动合同时间核算企业减免税总额,在核算减免税总额内每月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在扣减增值税时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七)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减免增值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年第1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等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年第5号)规定自年3月1日至5月31日,对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应税销售收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年2月底以前,适用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按照3%征收率开具增值税发票;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年3月1日至5月31日,适用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按照1%征收率开具增值税发票。会计处理:湖北地区小规模纳税人: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湖北省外小规模纳税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1%)

本文由小颖言税严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姓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fxx/98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