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资金放水庞氏骗局的理财产品

发布时间:2024/3/5 13:02:13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前言:这篇文章对于普通人来讲,信息量着实有点大,甚至是难以接受,还请大家静下心来,慢慢细品!

就以今年为一个时间节点算吧,咱们往前回顾三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犹如坐火箭一般,突飞猛进,一路高歌,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这个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各行各业都取得的不俗的发展成绩!实体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头三十年遍地开花,带动全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请问大家还记得年的4万亿吗?

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中国于年11月紧锣密鼓推出了十项措施。到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

央行的这份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再次全面拉动了当时的社会投资大幕,特别是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及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此同时也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隔14年,年央行再一次投放市场近4万亿投入到市场,试图准备进一步全面拉动国内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了,央行的初衷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必然也是好的!

很多人看到央行今年再次向国内市场投入4万亿元之后,纷纷欢欣鼓舞,跃跃欲试!大家一致地认为央行一下投入了这么多钱,那国内各个上游的大中型的企业的资金链不就更加充足了吗,这些纳税大户的资金链充足了,肯定会投入到日常的生成当中去了,那么下游的中小微的企业的春天不也就随之而来了吗?

到时候大家的工作压力就不会像之前那么大了,工资收入也有保障了,多好的事啊!

可现实情况,真的是如我们普通人所想的这样吗?

从央行开始要求的降准到降息,市场上的钱明面上看着真的会是多出来很多,但是这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吗?大家看看自己的钱包,多了一分吗?并没有吧!我们的生活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吧!

相信从事金融信贷相关业务不低于十年的朋友,一定能够看出今年国内金融融资领域的不同寻常的一面!

今年央行增发的4万亿,被上游大中型企业用到发展实体经济当中去的比例,非常小!反而是大量的份额资金,目前是处于空转的状态!

事情讲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资金空转”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下面给大家举个现实中常见的例子吧:

身处上游的大中型企业,需要融资借钱发展了,于是企业发行了亿的企业债,票面利率4%。此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各大金融机构(含各大券商、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等),鉴于这家上游的大中型企业的历史信誉和知名度,纷纷买入这家企业发型的企业债!

不出所料,这家身处上游的企业很快就融到了这亿!这个时候吃瓜群众肯定就会想,企业有钱了,他应该会把这些钱投入到企业的研发和生产上去了吧!

可实际情况,却是会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大跌眼镜吧!

这家企业并没有像外界吃瓜群众想象的那样把钱投入到企业研发和生产上去,而是转手就把融资来的这亿存入了银行!

就说目前市场上那些数不胜数的协议存款和阳光存款,动不动就几个亿,十几个亿,几十个亿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不是像这些身处上游的大中型企业存进银行的吗?

只要银行给他们的利息高于4%,那么高于4%的部分,那就是企业的纯利润啊!

退一步讲,这些身处上游的大中型企业真的把融到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上去,也不能%保证盈利吧,到头来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个精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把钱存银行,吃利差,这是多好的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如果银行吃不下这么多钱,这些上游的大中型企业还会要求银行单独为他们这样的企业量身定做一款理财产品!这样一操作,钱就顺理成章地进了银行的腰包了!并且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是要比单纯的存款多多了!

这个时候有人就会发文了,银行是收了这些钱,拿出去放了贷款,可是一万一出现资不抵债、出现坏账的事情,银行不就赔了吗?

放心,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存在!

当银行在收到企业的这笔亿的理财款之后,基本都会搞一个委托协议,然后让跟银行合作的那些投资和理财机构(券商和信托)把这个委托协议做成投资理财协议。也就是银行变相的又把这亿借给了这些投资和理财机构,并且要求年化利率必须要超过银行给企业的利息,这事在银行这就了了。

事情讲到这里,又会有人问,那岂不是投资和理财机构背锅了吗?

哈哈,还是太单纯了,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那些投资和理财机构根本不可能让这种情况出现!

这些金融机构在从银行哪里拿到这亿之后,会先把之前购买的企业债的亿账面上给平了!紧接着他们会把这笔从银行买过来的所谓的理财产品(实际上就是企业的企业债),在往深了做一下,也就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底层资产彻底变成了企业债的应收账款。

然后这些金融机构会把他们重新包装好的理财产品,拆分成很多的资管计划并加壳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再销售给这些普通的幻想着投资理财能赚钱的吃瓜群众!

此时贩卖理财产品的机构收取的手续费、管理费、利息倒挂的镰刀,就刷刷刷的向这些幻想着能靠投资理财的普通吃瓜群众身上反复的割来割去......

一开始各大金融机构当初去买企业的亿企业债用的钱,实际上就是这些幻想着能靠投资理财的普通吃瓜群买的投资和理财机构购卖的各种投资和理财的产品的钱!

事已至此,金融圈打着政策擦边球的庞氏骗局,彻底完成了闭环!

这次大家看明了吧,这亿的资金就是在以上这些环环相扣的环节中,较为完美地绕过了国家的各种和规划的要求,结果压根就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发展当中!甚至都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发行企业债的企业的内部!

结果就是,企业赚钱了,银行赚钱了,投资理财机构赚钱了,甚至也有一些参与其中的普通吃瓜群众顺带着运气好也挣了钱了!

但是绝大部分参与其中的普通吃瓜群众,基本都属于运气不好的那一方!

只要企业、银行、理财机构这三家当中有一家出现了问题,那结果就成了这绝大部分的参与其中的普通吃瓜群众兜底了!

此时也会有人说,我们没钱,压根就买不起理财产品,以上这种金融圈的庞氏骗局,坑不到我们,哈哈!

虽然坑不到你们,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如果央行发行的4万亿资金,就这么一直空转下去,压根就不会流入到实际经济发展当中去的后果,只能会是加速货币贬值!这个时候倒霉的可就是所有人了,大家手里的钱都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以上讲的这个现实生活中金融圈很常见的操作,其实绝大多数吃瓜群众根本就不知道!

文末给大家提个醒,天上永远没有掉馅饼还能砸到你头上的好事!

普通人赚钱都不容易,希望各位能够擦亮双眼,看好自己口袋里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才是正事!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评轮!转发!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fxx/102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