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很多人都在说金融行业的卷,金融行业已经接近于人才饱和,本文我会用数据、案例、周期和金融从业人员的所见所闻来跟大家聊聊行业从业人数的问题。我们来看看金融行业是否已经饱和了。
1数据1、金融行业有两大基础考试,一个证券从业一个基金从业,考过并经过公司注册后方可成为执业人员。
2、年底,我国证券从业人员33.32万,这一数字在年是36万,也就是说历经三年,券商从业人数减少了3万,降幅10%。
私募基金从业人数年初为28万,年底为14万,降幅50%。
信托行业从业人数年底为1.83万,年为2.06万,增幅10%。
公募基金从业人数年底为1.9万人,年底为2.3万人,增幅20%。
3、需要说明的是,证券行业从业人数分为五大类:一般证券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分析师、投资顾问、保荐代表人。
保荐代表人为投行业务人员,分析师为券商研究所的研究员,一般证券业务有些为券商资管与自营的从业人员以及未取得保荐代表人资格的投行业务人员,以上我统称为券商内的高端金融业。
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投资顾问多见于券商营业部,是券商体系从业人数众多的一类人,学历要求低、薪资低,二三线城市券商营业部的证券经纪人有些专科即可入职,底薪的从业人员比比皆是,跟奖金几十上百万的投行承做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4、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年券商保代人数为人,增幅66.27%,分析师人数人,增幅7.92%,也就是说研究所行研和投行保代的数据是持续上升的,但那三万人的减少是哪部分呢?那就是基层券商营业部岗位的员工。
5、而私募基金减少了10几万人,是不是说明金融业不行了呢?其实不然,一方面是这几年p2p公司暴雷,三方理财公司倒闭,持有私募基金牌照的财富管理公司,出现大规模离职潮;另一方面是之前很多人成立私募基金去做资管撮合业务,融资业务,近几年也纷纷遭遇公司注销或经营不善的情况,导致私募基金行业人数锐减。当然大型pe/vc机构,二级市场投资的私募都还是活得很好。
6、数据来看,不光是券商的投行、行研岗位人数增多,隐形富豪信托行业以及目前收入最高门槛最高的公募基金行业也再呈现扩张趋势,无奈由于总体从业人数较少,20%的涨幅也只增加了个岗位,对市场来说不够敏感。
所以金融行业的情况是,高端金融业持续呈现人才流入的状态,低端金融业呈现溢出的状态。
2周期1、看过周金涛《涛动周期论》的朋友,都会对康波周期有所了解,金融也是存在周期的,这个周期的直观表现形式就是,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会经历回升、繁荣、衰退最后至萧条。远的不说,年开始是信托的黄金发展期,业务简单粗暴,奖金数量惊人,听那个时候的从业人员讲,信托业务那时候好到,风险委的领导们一天要过几个项目,大家忙到买盒饭在会议室里吃,吃完继续审项目。那个时候,25岁的毕业生拿八位数的年薪并不算太稀奇,而且在信托工作不止一条来钱路,直到今天,还有人因为当年的事情被抓。
注意,这个案件是年查的年的事情,一笔费用直接收万,年的万。
2、到、年,迎来了资管行业的春天,那个时候可以说是资管行业的天下,资管行业的代表机构就是券商资管、券商自营、信托资管、保险资管、银行自营、银行资管、私募、基金公司及基金公司子公司等。
直至资管新规才让整个行业刹车,那时的资管行业,疯狂到,一个专科毕业生,随便在陆家嘴的写字楼里租个门面,撮合业务给券商资管,单笔可以收几百上千万的财务顾问费,彼时券商资管、自营的从业人员,正规渠道获取几百上千万的收入并不稀奇,一笔通道业务,管理费万,可能只需要一个业务经理获取业务信息,一个产品经理处理合同,时间周期3-10天即可完成。
相比之下,投行IPO三年以上的辅导,一个大团队才可能获取千万级别的收入,年的资管从业人员瞧不起投行员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3、时间推移到年,到年,A股市场如同装满了氮气的赛车,勇往直前,带动着二级市场从业人员——券商研究所、公募基金投资、公募基金销售、私募基金投资、私募基金销售、券商自营资管的权益投资、营业部经纪人全面起飞,你能看到易方达张坤1.8亿年终奖,华安蔡嵩松万年终奖的新闻。
4、同样是年,科创板推出,IPO注册制改革,国家定向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年成为投行大年,股债齐飞,无论是承揽承做承销,百万年薪不在话下,曾经有个上财的同学跟我讲,他跟室友两个人同时录取了top4同一家券商的同一个团队,他的原话是,平时这家券商对我们上财不至于这么友好。年被誉为5年内,加入头部机构最容易的年份。很多双非一本的学生在年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投行。
5、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金融行业是周期造英雄,二十一世纪初的煤老板富起来是因为大宗商品的周期来了,现在是不是鲜少听到煤老板了?
这里提个醒,大家不要一窝蜂的拥挤到最卷的细分行业,其实很多行业你做的足够久,都有机会。你能想象年的行情,营业部的那些券业同仁百万薪资比比皆是,他们中有很多是专科生。
3其他的一些感受1、作为一个上海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感官上来讲,陆家嘴有凋零的趋势。年人均三五百的餐厅吃个午饭还要排队,现在基本推门就进。那时候金融行业的销售的购买力还是十分惊人(当然今天也惊人),陆家嘴满是花店、水果店、礼品店。
不过陆家嘴人数在减少这是事实,一方面世博前滩在建立另外的金融中心,一方面高额的租金让无数皮包公司退出了金融圈的舞台。
2、很多人说金融行业卷,其实金融行业的卷在应届生中可能还好,对于工作几年的金融民工来说,才叫捉对厮杀,以前做业务,公司没有特别严格的制度,材料很粗放,尽调很粗放,研究报告很粗放,现在一切从严要求,就让浑水摸鱼的人慢慢浮出了水面,所以总体来说,金融是在出清的过程,但是这就像用筛子筛米,漏下去的是好米,留在筛子中的都是石头子。
4总结1、回顾过去五年,不断新发的监管政策让所有打擦边球的金融业务退出市场,同时限制新发牌照的数量,限制某些金控集团裸奔式的发展,让资本实力不强的金融机构慢慢失去竞争力,通过提告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让浑水摸鱼的人员另走他路。
2、年的时候,我们曾经感叹,为什么科班出身,持牌金融机构里的从业人员,收入和地位都不如撮合业务的资本掮客,但年的今天,我敢说,这个趋势已经完全扭转,现在正是高端金融业最开放的时候,也是低端金融业慢慢淡出的时候,只要大家把握好金融细分领域轮动的周期,就能在某个细分领域松动的时候加入金融行业。
3、我听到很多学生说金融行业“卷”,我并不否认“卷”的存在,但是中国哪个行业不卷呢?而且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远没到饱和的时候,尤其是高端金融业。中国的金融行业还远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对于应届生或者转行来或者立志于来金融行业的人,我想说,金融行业还是有生存的空间的。如果你觉得很困难,没准换个努力方向、换个思路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下期预告:《在券商研究所实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作者简介
投行小布,“求职工场”创始人,知乎大V“投行小布专栏作家。目前就职于某大型产业集团,负责投行业务条线,不仅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并且对信托、保险、租赁、保理等小众行业有深入接触小伙伴们在申请金融实习或求职时,给小布学长反馈了很多问题,比如对金融岗位不清晰、简历没有相关经验、面试答不到点子上、没有相关报告作品,这些问题成为校园与职场之间的一道沟壑。拿到实习offer后,由于自己独立承担的工作有限,导师往往只交代了一些“打杂”的事情,任务安排杂乱,很难系统的学到行业研究和金融分析的体系,感觉自身收获不足,实习经历在下一次面试中显得“水分”很大,严重影响了后续的职业发展。所以,小伙伴们需要一套系统的行研分析框架,并能够实战训练,真正上手掌握这些技能。为了帮助大家一次性建立行业研究体系,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类金融分析工作,求职工场教研和授课团队联合多位国内顶级金融机构研究员,用时一年打磨优化,重磅推出了好评如潮的,往期参加训练营的同学们反馈干货满满,收获颇丰,因此应广大同学们的需求,正式拉开序幕。华丽的课程研发团队
部分往期学员炸裂口碑
在多名试听课及往期的小伙伴中,已经有不少小伙伴经过系统训练,找到了心仪的实习甚至拿到了行研领域正式工作,包括券商研究、投行、基金、PE/VE、咨询、FA等诸多机构。我们的训练营有哪些亮点?我们的训练营有哪些板块?
我们的训练营教会你什么?
我们的训练营长什么样?
每周上课时长:4H(两节课)适合人群
报名费用元行研实战训练营期待你的加入,更多问题,扫码咨询“你的职业未来,值得专业对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jinmao.com/tzsyfx/98458.html